9月9日下午,国家金融学学院与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在实验教学中心201室联合举办第10期“金课论坛”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以“课程思政内涵式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为主题,特邀国家金融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栋贤副教授主讲,20多位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了讲座。讲座由院长张玲教授主持。

讲座中,张栋贤副教授紧密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系统剖析其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他指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打破思政教育仅依赖思政课教师的局限;教育部随后在2020年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全面指引;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

在理论阐释的基础上,张栋贤副教授以《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为案例,从五个关键维度为我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出极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宝贵建议。在教学理念上,需坚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融入“OBE成果导向理念”,将学生成长与未来需求作为教学出发点;在教学目标上,构建“知识传授—能力进阶—素养提升—思政育人”的“四位一体”体系,兼顾专业知识、能力培养与思政熏陶;在教学内容上,紧跟时代步伐,融入“新文科元素”、行业新动态、学科前沿及时事热点,让课程内容更具活力;在教学方式上,围绕学生全面发展,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元策略,增强学习获得感;在考核评价上,实行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机制,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张栋贤副教授最后指出,教师需紧扣学校办学定位,明确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学习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理念与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学中,既要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活力的第一课堂,也要重视创新创业实践的第二课堂、课外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的第三课堂,以及优质网络资源支撑的第四课堂,通过“四个课堂”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内涵式建设。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通过系统化的理论阐释与鲜活的实践案例的紧密结合,深刻阐释了课程思政内涵式建设的核心路径与创新方法,为国家金融学学院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未来,国家金融学学院将进一步联合教师发展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创新实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